close

開放中國學生來台就學,須三思
針對教育部宣布明年開放中國學生來台就讀,民進黨國際部主任林成蔚表示,民進黨支持有益兩岸良性互動、對等的交流活動,但仍需依據整體利益國家安全及審慎評估,訂定交流議題優先順序,逐步推動。馬政府開放「中國學生來台就讀」,不僅涉及台灣教育產業發展之供需及教育國際化之未來趨勢,也包括對台灣就業機會與社會安全的衝擊,有許多功課必須做好詳細評估、配套措施,不宜倉促宣布,草率行事。

 林成蔚指出,關於開放中國學生來台就讀,雖有助我部分大學招生需要,增加中國年輕一代對台灣社會民主、自由、多元的認識,但同時也會衍生相當多的問題,必須加以克服,包括:
1. 教育資源稀釋與政策效果達成之兩難問題:目前大學經費仍主要靠政府支持以及大學學費並未區分國內外學生的情況下,各學校依賴政府挹注教育成本仍很高(每年用於學生之教育成本,公立大學17-19萬元、私立大學9-11萬元),若以現行學費標準招收中國學生,將勢必稀釋政府補助學校教育資源。惟在沒有任何優惠措施且可能以高於國內學生及外國學生之學費標準下招生,能否吸引中國學生來台就讀尚待觀察,若實際招生數未達預期,恐又引發政策妥適性的質疑。
2. 對國內就業機會之衝擊:中國學生來台就學是否允許其享有工讀謀生以及畢業後在台就業權利,如果允許,則勢必直接排擠台灣人民的工讀或就業機會。
3. 國家安全及社會問題:兩岸人民語言相同,生活習慣相似,中國學生來台就讀期間長逹數年,就讀學校輔導人員恐無法掌握學生在台行蹤,如有學生為中國蒐集情資,或以集體方式表達需求、或從事犯罪行為,將造成我社會不安並危及國家安全,此外亦會衍生生活輔導及管理問題(中國學生申請進入台灣之保證人、責任規範、生活照顧輔導、打工、保險、結社及後續衍生之定居、求職、結婚與非法居留等相關問題),需相關部會審慎評估、研議。
 林成蔚強調,以日本開放招生中國學生後,造成社會治安問題,很多學生到學校註冊後,人就失蹤跑去打工,或被黑道利用進行犯罪,更有許多學生簽證逾不回國,成為非法滯留的「黑戶」。日本經驗值得台灣借鏡。因此在馬政府開放中國學生來台政策實需審慎規劃,倉促貿然宣布實施,後遺症不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PP.Youth 的頭像
    DPP.Youth

    DPP.Youth的部落格

    DPP.You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