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自此
來自島內中央社的新聞報導:
總統馬英九今天接見僑界代表時指出,台灣使用的正體字代表中華文化,但大陸則使用簡體字,他建議可採「識正書簡」方式,希望兩岸未來在這方面也能達成協議。
馬總統上午接見「駐美中華總會館暨北加州中華會館負責人回國訪問團」,做上述表示。
他說,過去因為兩岸對立,也反映到海外僑社,現在希望大家不必像過去爭得你死我活,僑界也能休兵。
馬總統表示,在國外有許多中文學校,教台灣來的學生正體字,碰到大陸來的學生,就教簡體字。他認為正體字代表中華文化的特色,但大陸因為採用簡體字,有些正體字看不懂,因此他希望兩岸在這方面未來也能達成協議,採用「識正書簡」方式。
他說,「識正」就是認識正體字,但要書寫的話可以寫簡體字,印刷體則盡量用正體字,這樣才能跟中華文化的古籍接軌。
馬總統指出,他過去幾年一直努力發揚正體字,也希望有一天正體字能成為世界遺產,因為全球很少有文化能讀2000、3000年前的文字,但中華文化就做得到。
語言學有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會「聽」不一定會「說」,例如許多年輕的客家子弟,聽的懂客家話,卻不會講客家話;但是會「說」一定會「聽」,你總不可能聽不懂自己講的話吧!?
文字學也有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會「讀」不一定會「寫」,就像許多人看的懂簡體字,但叫你寫你卻寫不出來;但是會「寫」一定會「讀」,你總不可能看不懂自己寫的字吧!?
偉大的馬總統叫大家寫簡體字,如此一來大家也學會了閱讀簡體字;但是馬總統叫大家「認識」正體字就好了,所以未來台灣會像中國的人民一樣,正體字或許看的懂,但卻寫不出來。
經過幾十年的書寫習慣下來,到時大家不但不會寫正體字,就連看正體字都看不懂。不要懷疑,語言消失的速度不輸北極的冰山,兩百年前,台灣還有「新港文」,現在呢?
馬總統,請問這樣怎麼與您的中華文化接軌?這種作法不但無法與您的中華文化接軌,更是消滅中華文化!馬總統你情何以堪!?
好吧!既然總統都這樣說了,我們只好照辦。但希望馬總統以身作則,您已故的父親馬鶴凌,他的骨灰罈上寫著「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
希望您為父親重新做一個簡體字版的骨灰罈:
不好意思,名字部分忘了改成簡體字,更正一下:
骨灰罈上的黨徽,可能會和景福門上的黨徽一樣,被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莊瑞雄等人用油漆塗掉;未免往生者遭受打擾,乾脆換上五星旗,因為陳雲林來台時,拿五星旗的都有被保護喔!
反正都改到這種地步了,乾脆送總統一個好了:
馬英九的老婆周美青在在最新一期的「親子天下」雜誌中,提倡大家寫書法,還說自己的老公每天簽公文都是用毛筆,阿那答實在好厲害。希望周美青回官邸發揮女強人本色,敦促馬英九落實政策、日後用毛筆寫簡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