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代藝術新聞 2009/11/26 

 「我對做展覽的熱情、對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策展人夢想,從來都沒有丟棄過。我不停說服自己說,或許影響或改變的機會很幽微,可是,我還是會去做」  

 

 

【撰文/胡朝聖】

我們活在世界上,不是為了成功;是為了帶著快樂的心情不斷失敗。----羅伯特.路易.史蒂文生

 




(HU's ART COMPANY/提供)

 
 



「做為一位獨立策展人,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台灣這個大環境有變好過」。胡朝聖說。

 


他指出,過去2、3年,由於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竄起,也連帶使得台灣的藝術市場有了改變,對於當代藝術的可望認識變得相當強烈,這樣的氣氛帶起藝術圈對策展人格外重視,使得策展人被認識的機會普遍加深的原因。「以台灣的畫廊來講,多數的畫廊是從現代要跨到當代,但這不是內容或材料的改變,它牽涉到體質的轉 變。我們無法不承認,確實有很多的畫廊對當代藝術是不熟悉,因此就需要借重策展人的涉入。這改變帶給畫廊很多不同的展覽內容、樣式,多元化的主題與藝術家,相對給畫廊帶來更多的選項與對自我經營的提升,更進一步說;因為策展人的投入,就沖淡畫廊過去濃烈的買賣氣息,使得畫廊在社會與藝術圈的被認知態度 上,有了不同的觀感」。

 


「當然,我也承認作為一位策展人,尤其選擇為畫廊來做展覽,到了後來終究都需面對商業的檢驗。儘管,畫廊對策展人都很客氣說,不計較買賣的問題。可是,畫廊的商業機制在這個社會是被確認與尊重,絕不可能說不去計較。因此,策展人一方面在圓就個人的藝術展覽夢想,心理多少都會遭遇到莫名壓力,來自於市場嚴酷卻真實的考驗。一旦逐漸發現自己做的展覽都賣不了,一股很隱形的現實汰換就會自動產生,策展人自己不好意思再做那忠於自己、卻背叛 畫廊機制的展覽。至於,畫廊也會很主動減低了與策展人的合作機會」。

 


胡朝聖就指出,從去年開始,畫廊自己就先調整展覽的數量,這也相對降低與策展人合作的 機率,「策展人逐漸凋零,案子少、經費少,苦無出路,這幾乎可說是台灣少數獨立策展人面臨的共業」。另外,胡朝聖也不認為這些年台灣的美術館真正釋出多少機會給獨立策展人。

 


雖然,美術館往內來培植自己館員為策展人,但現在成效並不顯著。歸咎的主因,還是對專業的質疑。台灣的美術館長期被視為社教單位、教育機構,它所要求的館員得回到行政人員的機制,假設;美術館的館員被要求放在行政人員的框架中,勢必就被抽離專業素養與行為操作,展覽與研究就回到行政官僚 的基本作風;而不再是專業的學術本位。這個認知上的刻意模糊,始終綑綁著台灣的美術館失去競爭力的提昇,再因為台灣政治實體的薄弱,表面文章如何大作,完全掩飾不住國際策展人與國際大展始終忽略台灣藝術家選項的這個現實。

 


胡朝聖分析說,台灣整體環境很難讓策展人活下去,以50歲這個上下限來說的策展人,根本早就進入學院與美術館,幾乎很少再做展覽。40-30歲這個年齡層,不是不想做展覽,但機會越來越少,甚至還得要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貼補。假如,一年做一個展覽,根本是活不下去。至於,30歲以下的策展人,則根本沒有看到能浮出檯面的。人才斷層,不是人才沒有,而應該是這個社會沒有提供需要,人才只好選擇不出面。「台灣策展人經常被說視野有限、眼界狹隘,對!這樣說法,我也承認是事實。不過,很少有人去想過,這個環境所給予策展人的配備長期都陷於營養不均之下,獨立策展人要先能活下來,才能想到其他。試想,台灣有很多經費提供給藝術家到這兒、哪兒去駐村、去交流,怎沒有看到與聽到這些單位願意給策展人去哪兒看展覽、到哪個美術館實習呢?既然不能把自己的策展人送出去,如何能要求策展人眼界開、人脈廣?如此積習沒有改善的情況,策展人靠自我來培養自己,很自然就會成效有限」。

 


從1999年回到台灣之後,胡朝聖的工作機會比較落在臺灣企業財團身上,這個經驗磨練他知道企業組織的發展模式,也使得他這幾年扮演著企業與藝術媒合的有力角色,成功為他個人塑造另一番藝術事業的亮點。他坦白地說,企業投入當代藝術的贊助與推展,並不見得幫企業本業帶來多大業績,可是,卻因此出現一種跨度;讓企業能夠接觸到不同文化的深層內底,這對於企業的社會正向形象就有著很大助益,也影響到企業間蔚為趨勢的潮流。胡朝聖這樣的經驗,在台灣獨立策展人裡面,還沒有出現第二位。因此,讓他這幾年成為企業要探觸當代藝術贊助與投入規劃時,完全不做第二人選的唯一選項。如此的成果,何嘗不也點出台灣獨立策展人不甘被處境擺弄的強韌性格。「我對做展覽的熱情、對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策展人夢想,從來都沒有丟棄過。我不停說服自己說,或許影響或改變的機會很幽微,可是,我還是會去做」。

 


台灣的環境處處充斥著埋怨,多數的人把自己的無能與苦無機會;歸咎在社會的不公。仔細去想,工作角色是個人自由意志下的選擇、社會有些機會依然被保留在那裡,只是,埋怨不會讓自己更壯大、更有實力,只讓自己變得愈加不舉。 所以,回過頭看看像胡朝聖這樣的夢想家,還是會令人覺得,這環境至少沒有讓人那般的失望!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09年11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PP.You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